關于政協委員鍛造“四種能力”的思考與探索
強化政治引領 厚植為民情懷
——關于政協委員鍛造“四種能力”的思考與探索
□ 方向陽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建設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隊伍,是人民政協高質量履職的重要保障。廣大政協委員要珍視政治身份,錘煉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立場不含糊、原則不動搖。這為進一步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把人民政協建設成為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南。
天等縣政協深入學習、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注重在鍛造“四種能力”上下功夫,引導廣大委員認真踐行“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重要要求,強化政治引領,涵養清風正氣,堅守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以“委員之為”更好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社會治理第一線。
一、鍛造政治把握能力,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
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融入到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
一是強化委員政治素養。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作為人民政協的根本政治要求,將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履職重中之重,真學真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動廣大政協委員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強化委員修身立德。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和優秀代表,是界別群眾的代言人,社會關注度高,其價值取向和行為示范在社會上有重要影響。政協組織要引導委員切實當好界別群眾的代表、本職工作的模范、政協履職的主體,加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修養,自覺修大德、立大愛、成大美,以道德人格力量感染人、團結人、凝聚人。三是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引導委員自覺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時刻自警自省、自律自勵,處處用憲法法律和政協章程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堅持原則,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爭當一個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新時代政協委員。
二、鍛造調查研究能力,增強協商監督的履職成色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經過深入調研,找準問題、明確目標、講求結果,人民政協的協商監督才能有的放矢、胸有成竹、有質有效。
政協委員要牢記使命、銘記責任、奮發有為,不能當“啞巴委員”,要樹立“不說話”是失職,“說假話、說空話”是瀆職,“說真話、說實話”才是履職的理念。要敢于“發聲”,有能力“發聲”,在調研、協商、民主監督等履職過程中,勇于指出問題、敢于思想交鋒,切實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效能。聚焦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社會穩定等重點,深入調研,建言資政,在議政中發出好聲音、議出高水平,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做好“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做到黨政有所呼、政協有所應,黨政有所憂、政協有所擔,黨政有所謀、政協有所動。
三、鍛造聯系群眾能力,厚植增進福祉的為民底色
聯系群眾是政協履職為民的要求,委員要代表界別群眾、團結界別群眾就必須走進群眾。
政協委員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政協委員要更好聯系和服務所在界別群眾”的殷殷囑托,主動拜人民為師,認真向人民學習,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界別、深入群眾,虛心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聽實話、察真情,原汁原味地反映老百姓的呼聲,不斷提升聯系服務群眾能力。要依托委員聯絡站(室)協商陣地,把收集和反映高質量的社情民意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聚焦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社保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基層意見、群眾訴求反映上來,把黨的惠民政策、為民舉措落實下去,當好各界群眾的“代言人”、黨和人民間的“連心橋”。要多做解疑釋惑、協調關系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傳播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當好社會矛盾的緩沖器、社會和諧的守護者,讓黨委政府各項決策更加符合民心、順應民意。
四、鍛造合作共事能力,突出團結聯合的民主特色
合作共事是政協的基本能力,政協發揮著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政協委員來自各行各業,是方方面面的優秀代表,要履好職最關鍵的就是團結合作。
當前,面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共同責任,迫切需要全體委員發揮合作共事的優良傳統,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水平,把更多的有志之士、有識之士、有為之士動員起來,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
一是搭建“連心橋”。持續深化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積極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牽線搭橋。二是當好“代言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以群眾利益為重、以群眾期盼為念、以群眾困難為憂、以群眾滿意為樂,真正把“人民政協為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三是筑牢“同心圓”。以深入開展“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委員行動”等五大委員行動為主要抓手,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多鼓團結奮斗、共促發展的干勁,始終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為改革發展穩定匯集更多“同行者”,拓展更廣“朋友圈”,畫出最大“同心圓”。
(作者系天等縣政協主席)